更新日期 : 2006/08/14
::: 主要內容區塊法律電影
◆ 殺戮時刻 ( A Time to Kill ) 1996
導演: 喬舒馬克( Joe Schumacher)
演員: 馬修麥康納 ( Matthew McConaughey )、 山繆傑克 森(Samuel L. Jackson)
劇情:美國密西西比州黑白種族間的隔閡仍然瀰漫。當地黑人卡爾李(山繆傑克森飾)的女兒被兩位白人強姦與意圖殺害未遂,他的憤怒在兩位被告審理時可能被判無罪時而爆發,他衝入法庭殺死兩位被告,並且造成一位白人法警受傷截肢。當地白人律師傑克(馬修麥康納飾)受卡爾李的委託接下本案擔任辯護律師,並計畫以卡爾因女兒受害導致心神喪失作為辯護的主軸。但因為本案為黑人射殺白人案件,白人至上的三K黨,不斷地對傑克本人、家人、助理等進行恐嚇,干涉傑克對於案件的進行。傑克面對三K黨的壓力仍然不懈地奮鬥,從選擇陪審團、準備訴訟程序,最後他請陪審團閉上眼睛,傾聽他的結案陳詞,因為陳詞感動人心,而使卡爾獲判無罪。
【分享】殺戮時刻的背景,發生在美國種族問題嚴重的南部密西西比州,本來僅是強姦與復仇殺人的法律案件,卻因為當事人為黑人與白人,而使法律案件帶有濃濃的種族衝突,也加強電影的可看性。本片從法官的態度開始、陪審團的成員、法庭外的輿論,對於黑人被告都極為不利。在本片最後固然黑人被告勝訴,但是環境是否會影響法院審判的正義?是否應該信任審判者的超然立場?確實值得深思!其次,白人律師面對白人社會的輿論力量,甚至三K黨的恐嚇威脅,要超越「社會正確」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。律師職業如何超越輿論與壓力,也是職業道德的一環,都必須學習與面對。再者,訴訟技巧在本片也略有著墨,如陪審團成員如何挑選、如何重創證人的可信度(如證人不檢點的私生活、證人的專業偏見等)、如何斷章取義掩飾真相(作證時質問有或沒有,不接受理由說明等),也是觀看本片的附帶價值。另外本片不斷對律師進行暴力干擾與恐嚇的三K黨,是Ku Klux Klan的縮寫,是美國南方一個白人至上的民間組織,它由1866年南北戰爭中南方邦聯軍隊的退伍軍人組成,目標是恢復民主黨的勢力,反對改善黑人奴隸待遇政策。二次大戰後則反抗19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,是具有強烈歧視黑人的組織,並且常以暴力來達成目的。
附記一:本片原著是美國知名法庭小說家約翰•葛里森(John Grisham )的作品,作品特色是透過精采的法庭戰,探索司法制度的黑暗面與人性糾葛衝突。他的小說改編為電影的作品,還包括黑色豪門企業(The Firm) 、終極證人 (The Client )、造雨人 (The RainMaker) 、失控的陪審團( Runaway jury)、絕對機密(The Pelican Brief)、終極審判 (The Chamber) 等,喜歡法庭電影者,千萬不要錯過,部部都會有所體會。
附記二:約翰•葛里遜(1955--),1981年畢業於密西西比大學法學院後從事律師工作。A Time To Kill的靈感,來自他在法院裡聆聽一名十二歲的女孩遭到強暴的證詞,他想如果女孩的父親殺了那強暴犯,會有怎樣的結局?於是他每天早上五點鐘起床寫作後再上班,三年後小說出版(1988)。此後他專心寫作,主要小說總銷售量超過千萬冊,他曾是全美收入最高的作家,也是1998世界十大暢銷小說家。
(20061211)